这晚,我们在木屋度过了平静的一夜。
木头特有的清香,安神又平复心绪,睡得过分香甜。
次日清晨,被窗外的鸟鸣唤醒。
曾也畅想过,在山林中建一座我们自己的小木屋。
劈柴,喂马,过着隐居生活……
winnie说:过不了三天你就会被无聊致死。
第二天一早,酒店餐厅里用过早餐。
搭乘循环巴士,我们又回到了头一天的鸡头场池。
从同样的起点,开启不同样的徒步路线。
好在连休的几日,天气非常给力。
晴空下,入秋前的森林显得生机盎然。
我和Winnie都喜欢绿色,
喜欢绿色的人是什么心理?
绿色是大自然的颜色,象征着和平。喜欢这一种颜色的人,社会意识比较强烈,做事情也非常认真负责。他们大多能够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但是警惕性非常高。喜欢绿色的人社交能力非常强,但在心底里他们不愿相信任何人。虽然喜欢与人相处,但他们更希望能够与大自然中或者是小动物们一起过恬静的生活。
青池并不大,深度也不深。
据当地向导说,为什么如此之青,至今无法解明。也许是水中的矿物质?
随着一天之中,太阳照射池面的角度不同,所呈现出来的青色也不尽相同。
如果有时间,可以观察一整天。
(有时间也不会花一整天看一个池子吧?)
这天我们的路线是在十二湖的小森林里徒步。
几乎都是平坦的林中步道,并无太多的高低起伏,
相比于前一天的登山更为轻松一些。
在林子里,总是能遇到从未知晓的植物。
这又是一颗结满了“西班牙小红肠”的奇妙植物。
回想起头一天的乌头,
对于不认识的植物,还是避而远之得好。
不能轻易去触摸,去闻香,更不能去品尝。
如果能光速见上帝也就无所谓了,留下什么中毒后遗症真是不堪设想。
在湖区森林里徒步的人很少。
原本以为连休,出来户外活动的人会多起来。
看来,距离东京越远,人就越少。
远离都市喧嚣,避开主流景区,是追求安静闲适的最好方式。
当然也会随之有些不便之处。
还是要说Winnie对这次行程规划得非常称心如意,
永远都知道我喜欢的,希望的,追求的,和理想的是什么。
途径这些密林中的池子,
落叶,枯树,地下矿物质,昆虫尸骸……
让这些池子变成了包容一切,又孕育无限可能的一潭希望之水。
进化论中氨基酸,生命起源……种种词藻浮现脑海。
密林落叶下,偶尔几只树蛙也会跳出。
望着湖面呈现的颜色发上一会儿呆,
让人有种很难用语言表述的情绪萌生。
这种情绪的关键词包含如下:
怀旧 (Nostalgia),
物哀美,
侘寂 (わび・さび) Wabisabi,
太古,
凝重与空灵的融合……
还是我文采不够用。
我们路过了闭锁了的另一座木屋别墅群。
或许是季节性开放。
原本是充满欢声笑语,烧烤啤酒的度假山庄,显得格外违和。
光天白日之下,竟有丝丝恐怖。
在经过“抹茶拿铁池”时,
遥遥可以看到头一天我们登上去过的大崩。
细细的绿藻浮在水面,
随微微水波荡漾出白色的绵密泡沫。
Winnie说,像极了已经打过泡了的抹茶拿铁。
我们姑且称之为“抹茶拿铁池”。
这天的我,没有听从巡山老大爷的建议。
还是只穿了一条短裤,将皮肤裸露了出来。
这可让林子里的蚊子们饱餐了不知多少次。
一路走下来,拍打在腿上的蚊子尸体,密密麻麻。
失算就失算在了,本还以为是徒步尾濑时的木栈道。
杂草丛生,蚊子大军不断伴随着,伺机饱餐。
偶尔碰上带锯齿的草茎,
刮出几条血道,也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
随手捡来的枝叶,
螺旋桨式地举在头上,一边转动一边前行,为Winnie开路。
真怕一不小心闯入了某个盘丝洞。
我们计划着搭乘去往海边的巴士,
深一脚浅一脚在草丛中徒步徐行。
起初走进大自然的轻松愉悦,
也随着长距离行走和被蚊子的叮咬,变得烦躁起来。
在我们即将抵达巴士停靠站的时候,
发现眼前的道路完全坍塌。
变成了无论如何也无法逾越的深坑,这让我们错过了计划搭乘的巴士。
下一班则是两个半小时后……
地广人稀的乡下,就会是这样子吧。笑
望着坍塌的路面,左手边是深湖,右手边是峭壁。
坍塌的形状就像湖中有一头怪兽,咬上了一口平整的路面。
完美阻断了我们的去路,也完美破坏了我们的时间规划。
看来,只能选择“迂回路线”了。
所谓的“迂回路线”,
就是增长一个小时的徒步路程……
如果是自驾,或租车,还真不知方便多少。
又怎么可能有人会想着从东京开车来青森呢?
我们徒步回到了来时的十二湖车站。
站内,原本想买一支雪糕,以慰劳一下疲惫的身体和被蚊子咬满包的双腿。
车站商店里,只有这种当地老奶奶手工制作的竹叶年糕(笹もち)。
看起来又接地气,又可口,还能吃饱……
我和Winnie分享了一个,淡淡竹叶清香,非常朴素的微甜糯米年糕。
后味还余留着红豆沙的芳醇。
这是青森的土特产,来游玩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品尝。
“奶奶的味道”。哈哈
距我们的Resort 白神号列车 (リゾートしらかみ)还有一些时间。
我们决定去往不远的海岸走走看看。
是否能够有新的发现。
这天,风平浪静。
在礁石海岸发现了不少螃蟹。
奇形怪状的巨型礁石,又像是被神仙将愚公家门口的山移到了此处。
这才想明白,
或许是1704年能代地震所形成的地貌。
海岸逗留不久,
我们的列车也快要抵达。
此行,我们将继续北上,从日本海绕去青森站。
至此,恐怕我们将青森几乎所有人文的,自然的景观都周游了。
为什么人们总是喜欢去京都,去奈良,去西边呢?
日本的东北,也是非常有魅力的。
行驶到了千畳敷这个地方时,
列车中广播,要在此停靠15分钟,可以自由下车去海岸观赏风景。
并说,一旦错过开车时间,今天将没有任何列车再往来……
仿佛停靠的目的是,是为了丢下几个倒霉的乘客?笑
这又是一个照片看上去比实景更美的“打卡圣地”。
去过太多这样的地方,
已经不屑于“拍照骗”了。
回到列车,在夕阳西下之时,Winnie依偎着我睡了过去。
还有两个多小时的行程。
恐怕抵达青森站后又是夜里。
看来什么“乡土料理”又没戏,
连锁便利店买支雪糕舔舔好了……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