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个不能睡到自然醒的周六。
清晨五点,被Winnie摇醒。
这天,参加了一个尾濑徒步的旅行小团。
以实现Winnie念念已久的小愿望。
前阵子,Winnie在小红书上找到了尾濑徒步的旅行小团。
开心地告诉我:一个人才不到7k日元,就能去尾濑!如果我们自己去,恐怕交通很不便。不如就参加吧。
我虽不是“社牛”,但非常乐于认识新朋友。
全部过程,都是Winnie计划安排。
所以,我只是去看景拍照就好。
有极了已婚中年男人的大爷范儿。笑
尾濑是位于日本福岛县、新潟县、群马县三县交界处高地的一个盆地状高原,也是阿贺野川水系最大支流只见川的源头。这一地区的中心尾濑原形成约一万年之前。尾濑被指定为尾濑国立公园,且被选入日本百景。
Wiki
人过三十,不仅旅行变懒了。就连拍照和写博客也都变懒。
能引用则引用。
其实,这次旅行超越了我期待很多很多……
首先,领队大哥人好又专业。团队中也有更专业的老学者陪同一路解说。
老先生很谦虚地说自己以前学习不好。
也就是东京大学念了博士,曾在中科院研究一下下,和日本环境省搞搞项目而已……
跟着这样的团,想不涨知识都难。
这次旅行,像极了一次“学渣补习夏令营”,自然科学科目。
从东京池袋出发。十三人团队,搭乘包车巴士三小时。来到了我们徒步目的地。
国立公园尾濑 鳩待峠(Oze Hatomachitouge)
在我们做好了热身运动后,正式开启这次“征途”。
因为此行从东京当日往返,
所以这天已经有了,“起得比鸡早睡得比鸡晚”的觉悟。
路途中,从老先生的讲解中得知,
尾濑是世界少有的高原湿地地貌,海拔1400米。形成于八千年甚至一万年以前。由于四面环山,又受到太平洋和日本海的洋流等气候因素影响,处于交接屏障区域。所以尾濑的天气变幻莫测。
巴士上,老先生问我们,
是抱着怎样的心态选择来尾濑旅行的呢?
我想说,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的。
又觉得我这么不正经,是不是会冒犯老先生。
不过,经过这一天的跋涉。
感觉,仅仅是来上一课,交交学费也很值得。
也对得起,曾经被语文老师占课的体育老师和自然科学老师。
我们途经了,常有黑熊出没的地段。
游栈道一侧,则会有这种驱熊的小铃铛。
这些水芭蕉,据说也是为了不吸引熊前来品尝,人为破坏掉的。
条件反射似的想起:好白菜都让猪给拱了。
在标记有“熊出没”标识的野外徒步时。
可以携带驱熊铃铛,或者打开收音机(iPhone)发出声响,以避免熊的接近。
如果幸运与熊遭遇,先不要慌,掏出手机……
先不要慌,面朝熊,缓缓后退避难。
不可做出惊慌而逃,或会惊吓到熊的举动。(除非你是俄罗斯人)
从鳩待峠徒步到山の鼻时,约4km的下山路途。
我们在此小憩30分钟。以做补给。
自此开始,终于可以看到了那些网红小姐姐们打卡的尾濑湿原木栈道。
大家纷纷蹲下,选择最佳视角拍照。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隐形眼镜掉草丛里了……
其实,对于我这样的全程马拉松(曾经)跑者来说。
这天的徒步距离并不是什么问题。
这种七月天的高原徒步,切记水分盐分的补给,以及防晒。
不然真会被晒成黑熊精。
从老先生那里得知,如果不慎从木栈道上跌入沼泽。
虽然没有什么生死问题。
但深入沼泽远处后,也有陷入沼底(化为白骨)的可能。
这里的冬季,积雪三米,水涨之时,也可没过木栈道。
恐怕那个时候,沉睡于沼底的冤魂,会飘绕在沼原之上,
待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之时,诅咒那些前来徒步的人们……吓
因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在这里能够欣赏到的,只有植物园才有的高原湿地植物。
Winnie说,好看归好看。
不能拿回家养,太可惜……
从老先生那里得知。
原来尾濑高原的自然条件是很恶劣,微生物稀少。
湿原植被死掉后,很难腐烂。而来年的植被又会在其“尸骸”上生长。
植被下形成了养分相对土壤更贫瘠的泥炭。
听到了”泥炭“这个词,不知道能不能用来做面膜……
气候原因,再过八千至一万年,
尾濑湿原消失的可能性也很大。
那时,我和Winnie也已经消失了很久……
比起担忧尾濑湿原的消失,还是在我们有生之年,来看一看得更好。
风景虽然很美。
最后不得不说,还是会些许审美疲劳。
恰到好处之时,我们决定折返。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徒步,又时间宽裕的户外爱好者。
非常推荐在此三日两泊,慢慢欣赏。
这里是一个放空自我的绝佳去处(手机没信号)。
最后,这天睡死在了回程的巴士上。
梦中,我已经开始了麻辣香锅的点菜……
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如此优秀的活动机会。
也很感谢领队X先生和J老师。
以及一同徒步的各位可爱的伙伴们。
(据说,9月份有登富士山的活动?诡笑)
好漂亮啊,感觉天地都干干净净的~
是呀,夏日徒步的好地方。
时间宽裕的话,真想带着小帐篷来露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