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中谷川岳

不得不说,我是被期待登顶后,所能眺望到的风景吸引而来的。
作为一个对体力挑战并不算大的日归活动,毫不犹豫参加了进来。
并且拉着朋友休休,和静姐一同。

7月份时,我和休休一起徒步走过尾濑。

而静姐是去年夏天登富士山时相识,
春季,约她做过一次模特,在横滨山下公园度过了开心的时刻。

linlinxing

明天见!记得带上下山后换的衣服和食物,可以放在车里下山后用。
登山过程四个来小时,你们一定比我快,先到山顶记得等我。
装备从简。今天刚下过雨,山路应该比较泥泞,注意防滑。
今天早点休息。

登山前的一晚,我这么通知两位。

休休

轻装

静子

嗯嗯,轻装。
早睡可能有点难呐
只能早起了

我可能不如你了
今年第一次爬山……

于是,这天又是一个早起的周末。
清晨四点半从床上爬起,清点了最轻量化的装备。
与前不久在奥多摩徒步的不同,
这次刻意带上来相机。
以期待登顶后的风景……

“昨天几点睡的?”
“一点半。”
“诶?居然睡得比我早!”
……

从东京都内,巴士接近三个小时的路程,即可抵达登山的缆车搭乘口。
再搭乘短暂时间的缆车抵达登山口。
这也使得这次路线轻松的原因之一。

谷川岳是日本百名山之一,是位于群马县和新潟县交界的山峰。属三国山脉。
谷川岳由两座山峰组成,分别是トマ之耳(海拔1,963米)和オキ之耳(海拔1,977米)。有时分别把トマ之耳和オキ之耳称为药师岳谷川富士

谷川岳虽然标高不到2000米,但是岩壁陡峭、地形复杂,
是日本东西水系的分水岭,受到日本海和太平洋的气流对撞影响,天气多变。

据说,自1931年到2005年共有781名遇难者、是日本遇难人数最多的山峰。
相比同期的珠峰,也只不过178人遇难。
因此被载入了吉尼斯纪录。

1960年为了收容两名遇难者被悬挂在岩壁上的尸体,不得不用猎枪打断绑在死者身上的绳子,让尸体掉落悬崖后方可收容。

1943年,2名登山者在谷川岳一仓泽附近失踪。直到1973年才偶然发现两名遇难者的尸骨。通过遗物识别才在两人遇难30年之后把尸骨归还给亲属,因此谷川岳也被叫做“魔山”。

为了防止遇难,群马县制定了登山条例,攀登谷川岳必须在各登山口提交登山预定表。

害不害怕?
哈哈。

我们这次的路线可以说是安全系数较高。
十分相信最靠谱“日本岳人-岳行会”的队长,许哥
(全日本最靠谱的华人自由登山团队,最靠谱队长。)

通过登山许哥了解到,
是因为攀岩遇难者较多,又因为早年登山道开拓不完备,以及登山装备不如今天如此的先进,
故有很多人在这里遇难。

每次登山的时候我都不喜欢走夜路。
独自一个人更不会在夜间走山路。
除了担心遇到野兽之外,还担心会遇到什么孤魂野鬼……

这天不巧的是,刚刚是台风过境的次日。
浓雾未散。
真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遇难魂魄在山上飘来飘去。
没有丝毫不敬的意味。
除了大晴天,看美景之外。
登山也又另一个观察侧面,可以来讲故事。

户外运动都是伴随着风险。
做好准备,认真对待。

行程非常顺利。
上午十点半从登山口出发,经过了两个多小时抵达了第一座山峰。トマ之耳(海拔1,963米)。
在往返和オキ之耳(海拔1,977米)后开始折返下山。
这时已过下午一点。

我们预计在三点半回到登山口。
时间稍显紧张。
因为缆车在三点半之后将会停掉。
但我们并没有掌握到最确切的信息。
这使我们在下山的路程中略微慌张,下降局促。

Winnie

山顶的这个厕所用铁链拴着,是怕被风吹走嘛?(笑

下山后,看照片的Winnie这么问我。哈哈
还真是有可能呢。
总不会是为了防盗吧?

休休

老王,把你相机拿出来。
天放晴了!

在山顶,决定折返下山的时候。
觉得没有看到期待的风景,下山也是同一条路线,
于是将相机收入背包中。
这时,浓雾开始渐渐消散,看来台风走远变弱。

就在刚才山顶上遇见许哥时,
在浓雾中还开玩笑揶揄他,说风景不错。哈哈

下山快一半的路途中,
终于可见度变得清晰了起来。
被浓雾打湿的一缕缕头发,也在阳光下被晒干,(但飘逸不起来了,笑)
不得不重新涂上防晒,将本以为今天用不上的遮阳帽顶在了头上。

我们三人顺利返回了来时的缆车站。
刚好是三点十五分。
简单刷去登山靴上的泥土,谁也没有等待,匆匆跳上缆车下山。
心想,我们已经够快了,后面的人岂不是要走下去了?

后来才知道,我们掌握的时间比实际的时间早了一个小时(汗。
计划归计划,
每次出发前还是要认真查看登山计划和路线图,以及结合自己体力来做配速,计算时间……
算是这次登山的小小经验吧。

linlinxing

不过没有关系,
下次还会想着再来嘛。

下山后的巴士里,我这么告诉领队许哥
以安慰此行没有在山顶看到美景之事。

一条评论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