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登富士 2023

想了很久,结果这篇博文的标题还是定为了《三登富士 2023》。
不能说没有文艺气息,简直是俗不可耐。
“刺激1995”,“2002年的第一场雪”之类响亮标题榜单……

为什么是“三登”呢?
前“两登”是在去年的2022,和疫情前的2019

与前两次登富士山不同,
这次选择了富士宫路线
(富士山登山有四条路线,各有各的特色……省略一千字)

登山路线一共有四条,分别是吉田路线、须走路线、御殿场路线,以及富士宫路线。

吉田路线:登山道与下山道分离,山小屋、救护站等设施充实。与东京首都圈的交通最方便,超过半数以上的登山客都会走这条路线。

须走路线:开辟在树林间,光线视野相对较差。八合目开始出现岩石路,考验登山技术。人潮较少。

御殿场路线:距山顶最远且多斜坡,难度高,适合专业登山客。下山有一段「大砂走り」的平坦沙原路段,熟练登山的话走起来相当舒服。

富士宫路线:标高最高、距山顶最短。山小屋较少,适合富士登山新手。登山道和下山道是同一条路,所以可能会有部分路段人多拥堵。

既然都已经成功登顶了两次,为什么还要登呢?
这不仅仅是身边朋友问我的,也是我到现在也没想明白的。
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于是就成功了
的感觉?

这次登富士主要原因也是轻车熟路想再上去看看,
路线的不同又为此行增添了不少新鲜感。

另一个原因也是承诺了缘姐,要带她登一次富士。
(同样的承诺,我好像答应过不止一个人?笑)

缘姐

王哥,我住在箱根。天气好的时候,富士山就在我的眼前。
理想就是能够登上去一次。

linlinxing

好呀,明年夏天我带你去。

这是去年,在箱根Koi的民宿,深夜喝酒聊天。
好像是带别人去买菜似的,答应得真爽快。
富士山……确实不难。
登富士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写在“人生Todo”里的。
平时也不知是否运动,还真把登富士山当成了去买菜。

今年带着缘姐登富士,成了夏天的一个项目。
我早早要求她锻炼身体,平时多去登一下高尾山之类的小山包,跑跑步什么的来增强体能,
同时也积累积累走山路的经验技巧。
我来负责路线和包括山小屋在内的诸多预约。

终于,因疫情形势的缓和,海外游客激增。
今年富士登山格外火爆,我向富士宫路线上的山小屋逐个打电话预约,都被告知已满员。
最后委托了曾不久参加的“日本岳人-岳行会”的队长,许哥。(全日本最靠谱的华人自由登山团队,最靠谱队长。)

linlinxing

今年的富士宫路线,如果有人取消,请第一时间告诉我。

这才能成就了此行。非常感谢队长许哥

富士山的鬼天气,依旧变幻莫测。
从标高2400米的五合目开始,小跑二十分钟就能到六合目。非常轻松,对于我来说也算是登山开始的热身?

登山名词
第〇合目:日本人将富士山分成10个区间,一合目是山脚、十合目则是山顶;富士山登山多是从五合目(山腰处)开始。

刚刚经过了六合目,就飘来大片浓雾黑云。
这是什么妖风作祟?
其实我们也查过了气象预报,下雨这件事情是预想之中,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回想起三四个星期前,和休休,也是参加许队长的活动,尾濑徒步
刚一进山就下雨的情形……许队长是不备受雨神的眷顾?笑

这种天气,登山爱好者称之为GAS(瓦斯)。
不仅视野差,服装和装备都会被弄得湿答答。
路面变得泥泞易滑,非常影响配速。
好在避免了暴晒。

从六合目登至新七合目,天气几乎都是GAS状态。
小雨连连。穿雨衣不是,不穿雨衣也不是……
我刚从背包中拿出了有些许防水功能的冲锋衣,雨点就变得紧凑起来。
我告诉缘姐:换上雨衣吧。可能会越下越大。

这次登山,依旧带着我的轻量Fujifilm老相机。背着富士登富士……破梗
不知不觉,它变成了我的登山相机。
风吹雨淋,掉进沙子,又与岩石摩擦碰撞,伴我一同经历过沧桑岁月
最终我变得越来越强大,它却越来越憔悴。哈哈
(这样可以找个借口换相机)

众所周知,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
火山灰形成的沙砾和岩石,覆盖着六合目以上山体,毫无保水性。
也就是为什么登上六合目之后,就再也看不到树木和高大植物了。

富士宫路线果然是上下同一条登山道,
在狭窄的登山道之处,上山和下山的人会拥堵在一起,但并不算很严重。
虽说今年登富士的人流很大,但从体感上,并不如去年登吉田路线的人多。
回想去年,过了九合目之后,就是被人给推上去的……

从七合目往八合目的路段,岩石渐渐多了起来,也是最长的一段路程。
相当考验山地行走和体力。
我出发时满载装备是15公斤,已经觉得挺重,但也不至于很吃力。
尽可能又帮缘姐分装了1公升的水。液体是所有装备中最重,又最难精简轻量化的。
好在,一边喝一边会变轻。
我负责为缘姐背着水,于是,我就成了缘姐的移动饮水机……

接近八合目的时候,山路会突然变得陡峭狭窄起来。
这里也是抵达八合目之前,最考验体力的地方。

近期我的体重减轻了很多,日常留心体能训练,对这次登富士还是颇有信心。
关注我博客的伙伴也不难发现,戒酒之后,体重狂掉,
合理饮食和睡眠,适量运动,又加速了体重的减轻……
就连常去午餐的星巴克的店员小姐姐都惊讶我瘦下来的速度。
三个月轻了12公斤……

终于到了八合目。
但天气看上去很不妙。
我们的小屋在九合目,本想即便是下雨了,慢慢爬就是了,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
领队的说,担心打雷。这光秃秃的石头山上,被雷劈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一阵闷响,直至耳边轰鸣。
果然伴随着骤雨,还会有雷电。

还不忘补上一句,山上的人越多聚得越密,越容易被击中。

他要在八合目等等后面的队友,
希望体力还行的人,能上就先上去小屋避雨休息。
于是我就带着三四个队友先走了一步。
说是先走一步,其实先头部队的队友,这会儿已经抵达了小屋。

linlinxing

我虽然不是领队。

但从现在起,雨将会越来越大。
也会有被雷劈的风险。
如果有愿意和我先去山小屋的朋友,可以和我一起走。

带着缘姐和队友,刚离开了八合目,
随着强风,雨就越下越大。

有个队友已经被冻的瑟瑟发抖,
雨中登山的速度非常缓慢。

海拔越升高,空气就越稀薄,
我是应该加速攀登让身体热起来好呢,还是应该减缓速度让“高反”的队友更好地适应海拔的提升?

我的雨衣是斗篷式,没有雨裤。
下半身是透气性较好的压缩裤,风雨交加,就像裙子被撩起来了一样,下半身几乎湿透。
这种体验,在2019年东京马拉松的时候有过……说来话长……

最终,我已经不太记得了我们是如何从八合目抵达的九合目小屋。
一路上,队友一直在问,还有多久,还有多久……
我一直在说,快了,快了……

这段路上,我无法将藏在雨衣里的相机拿出来拍照,以留念走过的这段艰难山路。
在小屋前,我记录了我们这晚将休息的山小屋。万年雪山庄

断句是这样的:万年雪(空格) 山庄。
而不是:万年雪山(空格)庄。
但这个迷惑,在日语发音中是不存在的。不知道有没有伙伴注意到这点。笑

先头部队的队友,已经换好了干爽的衣服,
煮面的煮面,喝酒的喝酒(最好不要喝多)……
我和缘姐也换上衣服,等待山小屋安排的晚餐,但也不期待太多。

傍晚时分,雨过天晴。
西方的天边,渐渐泛黄,也该吃一些东西补充流失和消耗的热量与能量。

山小屋很拥挤。硬件环境和卫生条件嘛……
和前一阵子尾濑徒步的含温泉的山小屋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晚餐不出所料是咖喱饭,比起咖喱饭,我更感谢那杯热茶。

为什么每次上来,都是咖喱饭?
我只吃了三分之一,没有吃完吃干净就扔下了。
这遭到了旁边一个女生队友投来的鄙夷目光,好像在告诉我:下辈子你会被而死在山上。哈哈。

夜色越来越浓,陆陆续续还有不少登山者上来。
山小屋不仅仅为预约的人提供住宿,还为那些过往的登山者提供餐饮,休息和必要的救助补给。

我们可以从傍晚,睡到次日两点左右,凌晨之前出发。
这样就可以在山顶看日出。
这也是大多数来富士山登山的人所期待的。

这晚,我和其余9个大男人,被塞进了一间小房间。
昏暗潮湿,墙上谁的雨衣在滴水……
打呼声此起彼伏,真羡慕能睡得这么香……
一股难以描述的味道,脚臭味夹杂着咖喱饭,又有股酸奶酪的气味……
谁的登山靴,放在除湿机的出风口……
小屋门上只有一道遮光门帘,但缝隙透过走廊过道里的黄色灯光……
整夜过往的人不间断,用不同语言交流着什么……
想睡,又因为刚才的咖喱饭,在胃里翻腾发酵变成瓦斯,这一夜不知道会放多少个香辛料气味的屁……
还是因为这个咖喱饭,咸得醒来找水,水又在墙边架子上的登山包的水袋里……

一切的一切,
像极了小时候,为了省一张卧铺票,乘坐的长途绿皮硬座火车,深夜里车厢中的情形。
混沌,又只能等待。

想听点什么有声书入睡,房间里没信号。
估算了一下房间的位置,应该是埋在山体里的一个小空间。
无奈起身去卫生间找信号。
这是时候老郭的信息来了。

老郭

爬富士山 能看到火山口吗

诶?他怎么知道我今天爬富士山。

linlinxing

能。
绕着火山口走一圈。
我刚到9合目。

老郭

现在?
不是吧

果然不知道。

linlinxing

现在呀
明天早上给你拍火山口!

老郭

不是
你说周末爬山是富士山的意思?

linlinxing

那是前两周,是别的山。
哎~富士山也就这破样。
这都第三次来了。

老郭

哈哈哈
爬到视觉厌倦
那,等着明天的火山口……

……

就这样,我听着一期关于叔本华的人生事迹,以及他的哲学理论的有声节目,
半梦半醒,挨到了两点。
快该出发的时间,被一个哥们踩醒了。

2条评论

不带帐篷和睡袋怎么背包还有15公斤,你都带了什么?
看你照片,感觉富士山顶上的营地还不错,卫生比想象中好很多。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